互联网寒冬
手里最近负责的项目有两个最近要交付了,辛苦了小伙伴们,看着你们一步步成长,很欣慰。每个项目做完,我都会做一个回顾和总结,看看哪里可以走快点,哪里可以走稳点,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从去年8月份开始,整个互联网都在动荡,资本市场退出,诸多初创企业由此而亡,而且勉强度过艰难时刻的各大二流互联网公司也都开始裁员。
网易、美团、京东、小红书、拼多多这些口碑红遍大江南北;平时给人一种“入该司是一种荣幸”的互联网新贵也都开始裁员。我有一个武汉的朋友就是在这个黑暗时期离开斗鱼的,不过他现就职中国移动。
其实无论什么时期,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有预兆的,不信你去看看,2018年是互联网公司上市数目最多的一年。上市前玩的是融资、市场、规模,上市后玩的是盈利、开销、业务收缩和市场聚焦。上市浪潮之后,肯定会有一波人员优化,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投资人除了看重产品的规模,团队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最后能不能拿到钱。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司的惯性做法都是:上市前疯狂招一波人,拿上市后分股权做诱惑,等上市钟敲响后,和谐部门业务,优化人才,部署长远有利益公司健全的发展战略,所以一部分人幸运的拿到了 N+1,不幸运的就是被迫“裸辞”。
当时网上流行这样一个段子:“2018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的本质是服务,而如今传统的服务模式,都已经根深蒂固,口碑和名气难以动摇。比喻电商服务淘宝、游戏市场的腾讯游戏。在逆境中获得机会和重生,要么走弯道,和对手服务同样领域,从时间上打,先占领市场,然后病毒蔓延,要么创新从细分领域去切入;服务分工具服务(所有平台型)和技术服务(所有提供存储、计算型)。我在17年设计过一个 IM 产品,公司人员常住外地;oa流程外网无法完成;远程会议效果欠佳;文件传输走邮件和社交软件方式存在更改存档的重复步骤,这是当时直观的痛点总结;这款工具型产品在调研阶段,总结了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相同问题:
1、移动端份额越来越大,企业迫切需要移动协调办公:企业内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资源及信息交互
2、市场的变化和进步,企业需要节约人力成本,开源节流: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产出
3、企业投资方的介入,需要越来越多的系统支持:专业和高效
市面上的产品(企业微信、TIM、钉钉、美团大象、叮咚、倍洽、Worktile、班聊和纷享销客等)存在数据泄露和隐私外泄的风险,当时的规划是:做出雏形,第一步完成信息传递,提高办公效率,以协作的方式减少沟通和时间成本。产品上线后,主打简化流程步骤,提高信息收发效率,转移“开会决策”模式到“多渠道协作”上。在使用反馈数据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1、工具型产品要做到两个极致。效率、专业。
2、IM 产品是从生活出发并且服务工作的。这是产品的大场景,所有的设计和出发点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去展开,然后场景细分,落到工作和沟通中,把信息不对称和工作流程的复杂度降到最低,以人力资源和员工为两个主要的角色构成用户群体,在线上把“职场是生活的一个子集”体现和刻画出来。
3、企业 IM 产品商业属性 > 社交属性。起初做熟人社交的微信,现在成了工作的首要工具,虽然钉钉的垂直切入垄断了大部分老板的市场,在实际使用上面关于沟通大家不自觉的回到了微信,所以在竞品分析的一大段时间里,总会看到企业 IM 产品中多多少少有社交的“影子”,其实这是没有认清产品立足和产品定位的一个表现。
4、IM 产品的最大价值是提供一个虚拟的“职场”。随着科技、理念的发展,未来的办公不再是大家围着桌子坐在一起,这个虚拟的职场到来你可以理解成刚开始互联网的到来一样,未来的办公模式和最开始大家的在上冲浪类似,冲浪是把网民和网络内容链接起来,职场是把工作和员工链接起来。这里有个数据,以18年全国缴纳社保的数据近8亿人来算全国的职工数,那么就有近8亿的用户市场,每个月最少21.75个工作天数,这个体量数据还仅仅是算国内的。
5、企业协作工具的最终远景是成为生活的拐杖。虚拟的职场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月30天假设有21.75天离不开,不言而喻,这已经是生活的拐杖了。
上面几条经过不同企业的调研和沟通,最后都得到了肯定和一致的认可,我将上面几条细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次覆盘。
我的覆盘
第一:我在看《沸腾十五年》和《马化腾的腾讯帝国》的时候,里面有个人物介绍不多但是提到次数非常多,这个人就是张志东。为什么两个极致偏偏是效率和专业呢,现在20年过去了,张志东为 OICQ 设计的框架几十年都没有变过,专业的沉淀和合适的选型决定一个产品的未来,这就是技术沉淀下来的专业性。效率,一是产品自身迭代的效率,在创业和新产品如雨后春笋的时代,时间是成功的首要素;二是产品的体验效率。在看《推荐系统实践》这本书的时候,无论是哪一种推荐算法,最后衡量其好坏的就是“满意度”。算法是产品的一部分,满意度一样是衡量产品推出后是否成功的唯一指标。产品体验是绝对的优势,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像微信、QQ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它们都有个特点,产品大的方向和形态始终如初,而且新功能的推出都是有灰度测试,这是将损失和失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的一种做法。所以,技术和架构应该专业;产品迭代和产品体验应该高效。
第二、企业 IM 应该是以公司和单位为组织的。主要联系和消息接收对象应该是本公司的同事,可以有合作伙伴的好友关系链,但这个链是虚的,对于跳槽和离职,这种关系链会回到微信,因为我身边离职后的同事基本很少再联系,有也是微信之间的寒暄,所以钉钉里面非好友状态的A和B脱离同一个组织之后是不能相互发送消息的。
第三:企业 IM 产品和社交没有关系。社交细分可以是C端的交友社交也可以是B端的商业合作社交,但是有关项目的合同拟定以及相关审核流程是脱离社交属性的。所以产品的根本是贴近流程服务工作,实际的去解决用户问题而又能保证数据安全,所以这个产品更多的是商业性质,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带了鲜明的工作、商业特色。
第四: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和特色。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办公形式随着5G的到来肯定会发生质变,无论是办公形式还是质量和大家办公地点关系不大,这是一致期盼的,没有实施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部分是规章制度的强制要求,这是人的问题;一部分是通讯速度缺陷带来的效率问题,这是技术问题。形成虚拟的职场是个宏观的愿景,就像30年前没有谁预测到最后把人链接在一起的是“互联网”。
第五:这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回首再去看历史相当于知道谜底后去看谜语,很少回去思考为什么?关于腾讯和微信的三本书,我看完第一遍之后,觉得只是一个历史的回顾和介绍,再看一遍后我认识到腾讯现在的成功如果把那几个创始人换掉一个也许早就倒下了,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和职责。微信V1.0的时候功能非常简单,但是后面对张小龙的采访能够看得出来,他对微信生态其实一开始就有个宏观的布局。而对于企业 IM 产品来说,需要有短期的一个战术也需要有个长远战略,当工作和生活因为这个产品把分界线模糊化之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自然就会解决了,而依赖的产品因此变得不可或缺,成为日常生活的拐杖,可能真的是工作使我快乐的现象。
其实看到上面,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我企业为什么要用你这个产品?我用户为什么要用你这个产品?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产品冷启动时都会面临,微信开始用户也不用,企业也不愿意去申请公众号发文,后面用户发现上面可以了解很多新闻咨询,企业动态,科技文章,感觉比较贴近生活又能掌握网上最新讯息,用户慢慢沉淀下来了;企业发现这里读者人群比较聚集,文章和咨询内容阅读量和转化率很高,便慢慢去创作优质内容,最后广告商发现流量,纷纷合作。于是用户、作者、广告商构成了三角互相依赖的关系,这就是微信的生态,打不破这个关系,微信倒不了。那反过来看企业 IM 类产品,其实用户、企业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和微信生态中两个角色非常像,就看怎么抽丝剥茧了,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我们交换想法,分享感悟。
下面是我画得几张草稿